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褎 | xiù | 14划 | 形容词 服饰华美的样子。《集韵.去声.宥韵》:「褎,盛饰貌。」《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副词 秧苗渐长的样子。唐.皮日休〈茶中杂咏〉一零首之三:「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
|
袌 | bào,páo,pào | 11划 |
- [ bào ]
-
古同“抱”,怀抱。
- [ páo ]
-
古同“袍”。
- [ pào ]
-
〔~????〕衣缓貌。
|
装 | zhuāng | 12划 | 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金装马鞍,百金装刀头。——唐· 杜甫《后出塞》 宝装屏风。——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装柳(给死者穿衣前,摆顺理平其手脚);装奁(女子梳装用的镜匣);装背(装裱书画) 装作,假装 也不言语,只装鬼脸。——《红楼梦》 今人做诗,多爱装造言语。——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又如:装煞臭幺(摆臭架子);装套子(设置圈套);装腔(说假话装得若有其事的样子) 装载 。 如:装车(将货物放置于车);装放(装载,安放);装船(将货物装入船舱) 装配;安装 。 如:装折(装修设备);我们家家户户都装了电灯;装修(指房屋中所安装的门窗橱壁等设备) 贮放;藏 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史记》 运载 私奴装粮食来。——《晋书》 修整书画 。 如:装池(装裱古籍或书画;也指古藉书画的装潢);装轴(书画裱托后,在纸尾加横轴,使于舒卷或悬挂);装潢(装璜。装裱字画) 装入;放进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唐· 陈陶《水调词》
|
裏 | lǐ | 13划 | 名词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名词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
|
袲 | chǐ,nuǒ | 12划 |
- [ chǐ ]
-
古同“袳”。
- [ nuǒ ]
-
〔????~〕衣好貌。
|
褢 | huái | 15划 |
-
1.衣袖。
2.古同“怀”:“~诚秉忠。”
|
褺 | diē | 17划 |
-
重叠穿的衣服:“夫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儋石之畜。”
|
裝 | zhuāng | 13划 |
-
见“装”。
|
襃 | bāo | 16划 |
-
同“褒”。
|
裁 | cái | 12划 | 通“才”。刚刚 裁日阅数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手裁举。——《聊斋志异·促织》 抵透光处,炬裁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通“纔”。仅仅 裁买城西数亩地,槀葬而已。——《汉书·马援传》 裁封数百户。 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
|
袃 | chài | 10划 |
-
〔~蒯〕刺鲠,如“细故~蒯,奚足以疑。”亦称“袃芥”。
|
褰 | qiān | 16划 | 撩起[衣服等] 褰,褰衣。——《广韵》 暑无褰裳。——《礼记·曲礼上》 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后汉书·崔骃传》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郑风·褰裳》 揽辔褰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褰裳避之(提衣躲避,比喻不愿接近某些人或事,远避之);褰衣(提起衣服,揭起衣裳);褰裳(提起衣裳) 散开 自非烟褰雨霁,不辨此远山矣。——《水经注》
|
裠 | qún | 13划 |
-
古同“裙”。
|
袋 | dài | 11划 | 计量用口袋装的东西 。 如:一袋米;一袋谷
|
袠 | zhì | 11划 |
-
同“帙”(zhì)。
|
裊 | niǎo | 13划 |
-
见“袅”。
|
袤 | mào | 11划 | (形声。从衣,矛声。本义:纵长或南北距离的长度[与“广”相对]) 同本义 南北曰袤,东西曰广。——《说文》 天地之广袤。——《周髀算经》 广袤可千里。——班固《汉书》 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史记·楚世家》 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怡列传》 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又如:广袤(广指横长或东西距离,袤指纵长或南北距离);袤延(延袤。伸展延续);袤远(宽广辽远);袤广(宽广);袤僻(宽广而荒僻) 泛指长度 周袤数百里。——扬雄《羽猎赋序》
|
袭 | xí | 11划 | 因袭,照旧搬用 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韩非子·孤愤》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仍袭 秦制。——《后汉书·宦官传论》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沿袭(依照旧传统办理);袭因(依照旧例);袭迹(依照前人的遗迹) 继承 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明史·职官志一》 贲瑞早已辞世,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一层楼》 又如: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职(继承官职);袭位 重复 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年》。 杜预注:“袭,重也。” 又如:袭吉(卜若不吉则止,不可因而重卜;重卜而得吉,叫做“袭吉”) 调合;合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又如:袭从(言两者相合);袭然(合一的样子) 袭击,乘其不备,偷偷地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白虎通·诛伐》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三国演义》 慧室袭月。——《战国策·魏策》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恐汉袭之。——《汉书·李广苏建》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偷袭;奔袭;侵袭;奇袭;夜袭;空袭 衣上加衣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穿衣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释名·释丧制》 又如:袭尸(为死者穿衣);袭朝服 盖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又如:袭裘(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 触及;熏染;侵袭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又如:袭人(侵袭到人。薰人)
|
褽 | wèi | 17划 | 垫在下面 褽,衽也。——《说文》 公使 太史固归国子之元,寊之新箧,褽之以玄纁。——《左传·哀公十一年》
|
裚 | jì | 13划 |
-
断:“~领而刎颈者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