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瘞 | yì | 15划 |
-
1.埋葬。晉•潘嶽《西征賦》:“夭赤子於新安,坎路側而瘞之。”唐•韓愈《祭十二兄文》:“生不偕居,疾藥不親,斂不摩棺,瘞不繞墳。”
2.埋藏;隱藏。《新唐書•魏徵傳》:“大理卿馬曙有犀鎧數十首,懼而瘞之。”元•張可久《紅繡鞋•三衢山中》曲:“仙橋藏老樹,石筍瘞蒼雲。”
3.審;明白。古方言。《方言•第六》“瘞,審也。齊楚曰瘞。”
|
痑 | tān,shǐ | 11划 |
- [ tān ]
-
疲乏:“压得那马背郎当,担夫~软。”
- [ shǐ ]
-
1.众多。
2.自放纵。
|
瘯 | cù | 16划 |
-
〔瘯蠡〕牲畜的皮肿病。
|
癑 | nòng,nóng | 18划 |
- [ nòng ]
-
1.痛。
2.病。
3.疮溃烂。
- [ nóng ]
-
古同“脓”。
|
瘂 | yǎ | 13划 |
-
同“啞”。
|
痝 | máng | 12划 |
-
1.病困。
2.酒病。
3.肿起:“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然浮肿。”
|
痳 | má,lìn | 13划 |
- [ má ]
-
古同“麻”。
- [ lìn ]
-
同“淋”。
|
痡 | pū,pù | 12划 | (形声。从疒(chuáng),甫声。本义:过度疲劳;疲倦) 同本义 痡痡,病也。——《说文》 我仆痡矣。——《诗·周南·卷耳》 毒痡四海。——《伪泰誓》 痡,人疲不能行之病。——《尔雅·释诂》孙注 危害,为害 。 如:痡毒(犹毒害) 动词 疲病。《诗经.周南.卷耳》:「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倾天下,财殚力痡。」
|
疖 | jiē | 7划 | 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 。 如:疖子
|
癯 | qú | 23划 |
-
瘦:清~。
|
瘶 | sòu | 16划 |
-
古同“嗽”,咳嗽:“儿近来患~,声音不彻。”
|
疒 | nè | 5划 | 形容词 人有病痛而倚靠休养的样子。《说文解字.疒部》:「疒,倚也。人有疾痛也,象倚箸之形。」 名词 疾病。《广韵.平声.阳韵》:「疒,病也。」
|
癮 | yǐn | 21划 |
-
见“瘾”。
|
瘚 | jué | 15划 |
-
气逆。
|
瘷 | sè | 16划 |
-
寒病。
|
癰 | yōng | 23划 | 名词 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及坏死性炎症。多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呈局部肿胀,中央有许多小孔,呈瘻管状,非常疼痛。有发烧、寒颤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并发败血症。
|
痶 | tiǎn,diàn | 13划 |
- [ tiǎn ]
-
〔~痪(huàn)〕生病的样子。
- [ diàn ]
-
踮。
|
疯 | fēng | 9划 | 神经错乱,精神失常 。 如:疯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的病);疯痰病(疯病);疯傻(疯癫痴呆);疯蒙(疯癫蒙昧) 形容任性放荡,不受管束或无节制地嬉笑哄闹 。 如:疯闹(任性无节制地吵闹) 指农作物生长旺盛但不结果实 。 如:疯长
|
疿 | fèi,féi | 10划 |
- [ fèi ]
-
同“痱”。
- [ féi ]
-
同“痱”。
|
瘊 | hóu | 14划 |
-
〔瘊子〕即“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