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厛 | tīng | 9划 |
-
古同“厅”。
|
厒 | qiè | 8划 |
-
崖岸。
|
厫 | áo | 12划 |
-
“廒”的异体字。
|
厳 | yán | 16划 |
-
同“严”(日本汉字)。
|
兏 | cháng,zhǎng | 7划 |
- [ cháng ]
-
古同“长”。
- [ zhǎng ]
-
古同“长”。
|
餍 | yàn | 15划 | (形声。从食,厌声。本义:吃饱) 同本义 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返)。——《孟子》 又如:餍饫(饱食。也作厌饫);餍饱(吃饱);餍足(吃饱,饱足;满足) 使满足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 又如:餍服(使人完全信服);餍见(饱见,多见);餍禄(享受厚禄)
|
厬 | guǐ | 14划 |
-
1.旁出的泉水:“~泉自出,环流镜清。”
2.干涸。
|
厣 | yǎn | 11划 | 蟹脐,蟹腹下面的薄壳 。又指螺类介壳口圆片状的盖
|
厩 | jiù | 11划 |
-
马棚。泛指牲口棚: ~肥。
|
厑 | yá | 7划 |
-
义未详。
|
厵 | yuán | 30划 | 同本义
|
厎 | dǐ | 7划 | 形声。字从石,从氐(dǐ),氐亦声。“氐”意为“至”,引申为“底部”。“氐”与“石”联合起来表示“底石”、“下石”。本义:磨刀石。则字平如砥。——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砥石(磨刀石);砥磨(在磨刀石上磨)
|
厍 | shè | 6划 | 〈方〉∶村庄(多用于村庄名) 姓。库的俗字 厍钧为 金城太守。——《后汉书·窦融传》
|
厲 | lì | 14划 |
-
见“厉”。
|
厙 | shè | 9划 |
-
见“厍”。
|
厢 | xiāng | 11划 | 镶嵌。用同“镶” 阶檐上,真个放着一柄金厢白玉珪。——《西游记》 又如:厢嵌(镶嵌) 用花边、滚边、带、条子给…装 [一个边] 。用同“镶” 以白鹿纸厢边,不可用绢。——文震亨《长物志·装贴》 又如:厢白旗(镶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厢红旗(镶红旗。清代八旗之一);厢黄旗(镶黄旗。清代八旗之一)
|
厐 | páng | 7划 |
|
厅 | tīng | 4划 | (形声。从广(yǎn),聽(tīng)声。厅是后起字,大约产生于唐代。古作“聽”。魏晋以来加“广”。本义:堂屋) 同本义 厅,厅屋。——《广韵》 凉榭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洛阳名园记》 官署中听事问案之处 古者治官处谓之‘听事’;后语省,直曰‘听’,故加广。——《集韵》 又如:官厅(旧时称政府机关);厅宇(厅堂,厅房);厅屋(包括厅堂在内的房舍);厅头(守厅军士的头目) 住宅中通往各房间的大或小空间 鸡栖于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过前后厅。——清· 林觉民《与妻书》 有小厅。 厅房一室。 又如:过厅(可以通往别的房间的厅堂);三室一厅;两室一厅 一级政府部门 清代在府下设厅,与州、县同为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别 清末内阁及各部所设掌理政务之机关。 如:承宣厅、承政厅、参议厅等 民国以来,省政府之下设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等 现代党政机关的办事机构 。 如:办公厅 为营业而容纳多人的房屋 。 如:歌厅;理发厅;咖啡厅;舞厅
|
压 | yā,yà | 6划 | 压力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 如:水压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 如:血压;气压 另见 yà 壓 yà 另见 yā
|
仄 | zè | 4划 | 通“侧”(cè)。旁边 若子之材,可优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汉书·段会宗传》 行山者仄輮。——《周礼·考工记·车人》 罢退外亲及旁仄素餐之人。——《汉书·鲍宣传》。颜师古云:“仄,古侧字也。” 又如:仄足(侧足);仄室(侧室) 仄声,古汉语四声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 如:仄韵(凡上、去、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仄韵诗(指韵脚用仄声字的旧体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