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朌 | bān,fén | 8划 |
- [ bān ]
-
1.颁赐;赋与。
2.发布。
- [ fén ]
-
1.头大的样子。
2.众多。
|
朖 | lǎng | 11划 |
-
古同“朗”。
|
肍 | qiú | 6划 |
-
熟肉酱;一说干肉酱。
|
胀 | zhàng | 8划 | (形声。从肉,长声。从肉,表示与身体有关。本义:皮肉鼓胀) 同本义 。因为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不适之感。亦泛指充塞难受的感觉 胀,胀满。——《广韵》 寒气泄注腹胪胀。——《急就篇》。注:“胀,谓腹鼓胀也。” 人或嚥气,气满腹胀,不能餍饱。——汉· 王充《论衡·道虚》 又如:胀闷(又胀又闷);胀病;鼓胀;单腹胀;头胀;胁胀 膨胀,体积变大 斯须之间,见囊大胀如吹。——《晋书·韩友传》 又如:热胀冷缩;胀鼓鼓(形容胀得鼓起的样子);腹胀;吃多了,感到肚子有点发胀
|
肟 | wò | 7划 | 主要由羟胺与醛和酮作用得到的一类化合物 其特征是具有>C=NOH基,其中异亚硝基取代了羰基中的氧
|
脪 | xìn | 11划 |
-
1.伤口愈合时,新肉略微突出。
2.肿起。
|
腬 | róu | 13划 |
-
1.优质肉。
2.肥美。
3.盛。
4.面色和柔的样子。
|
肷 | qiǎn | 8划 | 毛皮业指狐狸腹部和腋下的皮毛 你怎么反倒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红楼梦》 同“膁”
|
肳 | wěn | 8划 |
-
古同“吻”。
|
肫 | zhūn,chún | 8划 | 恳切,真挚 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礼记·中庸》 又如:肫切(真诚恳切);肫宏(诚挚而宽宏);肫肫(诚恳);肫肫煦煦(形容恳挚而热忱)
|
脏 | zāng,zàng | 10划 |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中医学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后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同本义 脏,五脏也。——《正字通》 “脏的本字是藏。脏是“藏”的后起分别字。 如:脏躁症(中医病名。主要症为神躁不宁,哭笑无常);脏象(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征象);内脏;五脏六腑 另见 zāng
|
膽 | dǎn | 17划 | 名词 内脏器官之一。近肝脏右半叶,所储胆汁,黄绿色、味苦,助消化。也称为「胆囊」。 名词 勇气,古人以为勇气由胆发出。 【组词】:「胆怯」、「壮胆」。
|
肥 | féi | 8划 | 肥料 。 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不正当的财物 。 如:暗中分肥 油脂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古国名 。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姓
|
腨 | shuàn | 13划 |
-
小腿肚子:“刺~入二寸。”
|
腔 | qiāng | 12划 | 多指牲口个体。 如:一腔猪;一腔羊
|
臁 | lián | 17划 | 小腿 。 如:臁骨(小腿胫骨);臁肕(健壮的小腿);臁疮(一种生在腿部的皮肤病)
|
臖 | xìng | 20划 |
-
肿:“凡初觉~聚结热,疼痛肿赤,……不可缓也。”
|
胥 | xū | 9划 | 通“须”。等待 胥与公往见之。——《史记·扁仓传》 胥令而动者也。——《管子·君臣》 太后盛怒而胥之。——《史记·赵世家》 看,观察 胥后令。——《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将胥有所定也。——《管子·大匡》 于胥斯原,既庶既繁。——《诗·大雅·公刘》
|
脢 | méi | 11划 | 背脊肉 咸其脢。——《易·咸》 又如:脢腓(比喻不可分离的关系)
|
胄 | zhòu | 9划 | (形声。“胄”古有两个字。小篆字形从肉,由声。本义:头盔) 同本义 胄,兜鍪也。从月,由声。——《说文》 离为甲胄。——《易·说卦》 惟甲胄起戎。——《书·伪说命》 贝胄朱綅。——《诗·鲁颂·閟宫》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冠軸(胄)带剑。——《荀子·议兵》 铠胄皆镔铁。——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甲胄 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 徐州。——《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 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又如:胄子(帝王或贵族的长子);胄监(国子监);胄阀(家世门第) 泛指世系 岂孤人之能胄。——《遂志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