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牜”所有汉字

找到60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rèn7
  1. 牣,满也。——《说文》

    充仞其中者,不可胜记。——司马相如《子虚赋》

    于牣鱼跃。——《诗·大雅·灵台》

    又如:牣充(充实);牣积(堆积)

  2. 通“韧”。柔软而坚固

    相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吕氏春秋》

14

1.牛病。

2.牛柔驯。

3.牛饲料。

10
  1. 母牛

    牸之舐犊,鸟之餔雏,以我之所生,故不自知不自解而惟恐伤之。——李恭《真定黄氏家谱序》

  2. 畜类野兽的雌性 。

    如:牸马;牸犀

10
  1. (形声。从牛,羲声。本义: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

  2. 同本义

    牺,宗庙之牲也。——《说文》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书·微子》。传:“色纯曰牺。”

    共其牺牲。——《周礼·牧人》。注:“毛羽完具也。”

    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牲。——《大戴礼记·曾子大圆》

    自惮其牺也。——《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名词,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指猪、牛、羊等。玉,指玉器。帛,丝织品。)——《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牺羊(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牺牢(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牺宰(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

  3. 指伏羲氏

    于穆二圣,仁等春生,除弃周汉遐轨 牺庭。——《魏书·程骏传》

    又如:牺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牺皇(羲皇。称伏羲氏)

  4. 酒樽名(以前读 suō,今读 xī)

    牺,酒尊名。——《集韵》

    又如:牺人(官名。专掌供设酒醴的官吏);牺羽(古代雕饰于酒樽的禽鸟图案);牺杓(瓢的别称)

9
  1. 〈名〉(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同本义柯,斧柄也。——《说文》

kuí25

〔~牛〕即“犩”。

chún12
  1. 名词 黄色黑唇的牛。《说文解字.牛部》:「犉,黄牛黑唇也。」《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名词 七尺高的牛。《尔雅.释畜》:「牛七尺为犉。」

jiè14

骟过的牛。

bào19

也叫犎(fēng)、封牛、峰牛。一种野牛。颈上有高起二尺多的峰,形似骆驼。

11
  1. 相逢

    重华不可牾兮,孰知余之从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背逆

    牾,逆也。——《说文》

    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汉书·严延年传》

    又如:抵牾(矛盾。也作牴牾);牾逆(违逆,触犯)

pái19

矮小短足的牛。

māng7
  1. 〈方〉∶公牛

    前边一头大牤子趁着这个空,在地边上吃起苞米苗来了。——周立波《暴风骤雨》

  2. 又叫“牤子”

7
  1.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jiū,lè6
[ jiū ]

力大的牛。

[ lè ]

古国名。

jiān,qián12
  1. 另见 jiān

  2. 名词 地名用字: 如国内四川犍为县北的犍为山,一名大鹿山。 如国内四川省的犍为县。

jiā13

力大的牛。

máo8

牦牛, 也作旄牛、髦牛。哺乳动物。分家养的和野生的。身上有长毛,多黑褐色,喜寒冷气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善于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驮运。野生牦牛数量稀少,属国家保护动物。

bèi14

1.驾驭:“~牛乘马。”

2.八岁的牛。

20

见“牺”。

piān13

犏牛,公黄牛和母牦牛交配所生的第一代杂种牛。兼有牦牛耐劳和黄牛易驯的特点,公的无生殖力。产于中国青海、西藏、甘肃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