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

苏洵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1日 07:22 浏览量:43

  • 本    名:苏洵
  • 字:明允
  • 所处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眉州眉(今四川眉山)
  • 生日期:1009年522日
  • 逝世日期:1066年5月21日
  • 主要作品:《权书》《衡论》《嘉祐集》
  • 主要成就:文学创作
  • 职    位:官吏

简介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 

详细资料


苏洵人物生平

苏洵青年游荡

苏洵半身像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程氏时年18岁。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苏洵游成都,于重九日至玉局观见青城山张仙师画像,用身佩玉环换回安置于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苏洵发愤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苏洵生儿育女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苏洵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发奋读书,立下壮志。程夫人生**,因排行第八古称“八娘”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家继续发奋读书。程夫人生次子苏轼。兄长澹居家中,仲兄苏涣为开封士曹官有两子两女。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苏洵去京师礼部考取进士,未被录取。长兄澹病逝于家。

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苏洵次年又举茂才异等不中,返回家中,继续闭门苦读。长子景先年仅八岁而亡。

苏洵增广见闻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程夫人生幼子苏辙。是年苏洵到阆州(现在的四川阆中县)去探望在那儿做官的哥哥苏涣,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绩很好,颇受感动,不久东下出夔州巫峡,顺流而到荆州(现在的湖北襄阳县)一带,游学各地,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不少见闻和人生经验。

北宋宝元三年(1040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学问已成,仲兄苏涣从开封士曹移任阆州通判。

苏洵教子读书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苏洵在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并教授苏轼读书。是年苏洵次妹病亡。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苏洵送苏轼入天庆观北极院小学读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苏洵居家读书,教授苏轼。是年离家出外游学,自眉州出发到嘉州,游峨眉山,然后顺流而下从夔州巫峡下荆诸,准备前往京师。程夫人在家教授苏轼范滂传。

北宋庆历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苏洵继续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年间苏洵的**八娘在舅父(公公)家遭受**,苏轼的表兄也就是八娘的丈夫助虐,忧愤而死,苏洵苏轼苏辙与程浚及程之才断绝来往。苏洵也多次远游,和成都官员张平交好,张平曾向欧阳修举荐苏洵,未果。

苏洵三苏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苏洵题跋像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洵去礼院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洵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六月具官船载洵由苏轼苏辙扶护出都城,苏轼妻王弗灵柩亦随载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峡延水路于第二年四月护丧还家,十月二子尊父命于其母合葬。

苏洵主要成就

苏洵散文

苏洵手迹(5张)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同时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苏洵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苏洵的散文多为论辩文,据王水照《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统计,苏洵论辩文与杂文的比例为六比一,而字数之比为十比一,前者字数约有七万字,后者则只有七千字。论辩文必须把道理说深说透,使人没有反驳的余地。苏洵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他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对战国纵横家的爱好,说“吾取其术,不取其心”,即汲取纵横家的雄辩手法,不学习他们的为人。纵横家往往善于用对偶、排比等铺张的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锋芒所至,所向披靡,给人一种雄健、刚强的感觉,极具鼓动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一般的议论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或阐明个人见解的文章中。

苏洵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在他的论说文中,论点精深,说理透彻。他所发的议论,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另一方面,他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把精深的道理用简切的语言表达出来,把道理说得清晰明了。

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但不管文章内容多少,也不管是议政的还是议兵的,是议经的还是议史的,苏洵都在文章的结构上,精心布局谋篇,因物赋形,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他就像一位高明的建筑大师,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

苏洵文章的语言,字字珠玑,句句珍宝,既古朴凝练,又生动形象,妙语连篇,内涵丰富,读了使人回味无穷。苏洵**,见解亦精辟。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

苏洵诗作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在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的苏洵著作,原版本大都散佚,今存的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嘉祐集》《15卷、《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苏洵谱学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出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其谱例以五世为表,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尊近而贬远,主张睦族、恤族、化俗。其特点是篇幅大,记载内容多。苏氏谱例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道,被世人称为“欧苏谱例”。

苏洵历史评价

曾巩:“其文言当世之要,颇喜言兵”。“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欧阳修:“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叶梦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看何等渊谷。若大河深溪,虽有勇者,如不善水,无由跳越。此等皆书生欺人之谈。”

苏洵轶事典故

三苏石刻像

苏洵认墨为糖

苏洵发愤读书后,读书的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扰他便悄悄地走开了!近午时分,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然而却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苏洵编写族谱

苏涣问苏洵:“三弟啊,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写点文章,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这一下真的把苏洵难住了,他觉得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却不知如何将它吐到纸上,想画画不成,想写写不出,急得他满头是汗。苏涣见状一笑,略转话题:“三弟,你别着急。哥哥我有一件心愿,想请三弟帮助圆了。”苏洵忙问:“什么心愿?”“我们苏家先人原是很有一些来历的,可自大唐以来,我们只知眉州刺史苏味道是我们的先人,往后就语焉不详了。从下往上推,也只知道祖父叫苏杲、曾祖叫苏祜。三弟既然喜欢周游,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再去查查别人的族谱,把我们苏家族谱编出来呢?”苏涣慢慢说道。苏洵一听,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蛮有意思,便一口应诺下来。

眉山的程家、史家都是亲戚,苏洵一经询问,他们都拿出族谱和先人的往来书信,再加上眉州府里还有些陈年案卷,很快苏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这时苏洵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一直读到二哥“丁忧”期满,离家上任,这时的苏洵已是欲罢不能,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发愤读书,才能将心中所思,形诸文字——这年他已二十八岁。

苏洵焚稿奋发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苏洵父子成名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梅圣俞参与其事。他们看了苏轼的试卷,“以为异人”;对苏辙也颇欣赏,“亦以谓不忝其家”,于是兄弟俩同第进士高等。苏轼当时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由于苏氏兄弟一起高中,还曾引起一场风波,落第的考生们有表示不服的,甚至怨谤纷纷。但三苏却因此很快的成名了。苏轼兄弟就正是这样在“士人”的“怨谤”中脱颖而出。这时欧阳修又特别赞赏苏洵的文章,誉为“孙卿子之书”,并献诸朝廷。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甚至学习他们朴实高古的风格。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据说,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以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有所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洵个人作品

《苏洵集》

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

散文:《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论》等。

文集:《权书》《衡论》《嘉祐集》《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

苏洵家族成员

父亲:苏序

妻子:程氏,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

儿女:史载苏洵与程氏共有三子三女,但长子苏景先与长女、次女早夭。

  • 女儿:苏八娘,亦称苏小妹。

  • 儿子: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赠太师,谥文忠。

  • 儿子: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

苏洵后世纪念

苏洵墓地

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中有“苏君,讳洵,字明允……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早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苏洵为葬亡妻程氏,便在武阳县(属眉州)东北安镇乡可龙里的“老翁井”侧面,距“老翁井”仅十余步的地方寻得墓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的前妻王弗病逝于京师,1066年苏洵亦病逝于京城。苏轼、苏辙扶柩归蜀,将苏洵、王弗葬于此。苏轼《亡妻墓志铭》载:“(王弗)葬于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苏洵三苏祠

三苏祠(3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拟重建。经历代增修扩建,现占地86亩。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碑约30通。

馆内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2007年,**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

苏洵苏洵公园

苏洵公园于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总用地144.3亩,总投资约6108万元,是以人物纪念展示为主,兼具生态文化、市民健身、休闲运动的多功能城市综合公园,以鲜明的文化主题为特色,公园建成后将起到深化地域内涵,提升城市知名度,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

zhua曲子白渡白颗

上一篇:李百药
下一篇:李昌祺

苏洵相关百科


苏洵相关文章


砂里能淘多少金(砂里能淘多少金电视)

砂里能淘多少金(砂里能淘多少金电视)

“砂里能淘多少金电视”是一个典型的谚语或说法,常用来比喻在大量信息或资源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或价值。这个说法通常用于描述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机会或价值的过程。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一下这个说法的内容,并尝试用场景化思维来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字面

2025年5月1日 23:00

谦的组词(铅的组词)

谦的组词(铅的组词)

“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Pb,其常见的组词方式有很多种。在日常生活、学术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人们经常会使用到含“铅”的词汇。以下将详细地说明有关“铅的组词”的内容:一、铅的基本组词:1. 铅矿:指含有铅矿物的矿床,是采矿工业中的重要资

2025年5月1日 07:40

康州(康州大学QS排名)

康州(康州大学QS排名)

康州大学QS排名解读一、关于康州大学康州大学(以下可能特指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所或多所大学,但具体需要视上下文而定)是美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学术课程和研究生项目。二、什么是QS排名?QS排名,即Quac

2025年4月30日 23:41

3年级英语下册(3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

3年级英语下册(3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的全方位解读三年级英语下册的第一单元内容是学生们学习的重点,这一单元的教材旨在提升学生的基础词汇、句型结构和简单的日常交流能力。本篇文章将从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实践应用以及一个实例几个方面,来全面解析这一单元。一、教材

2025年4月30日 09:21

宝贝我爱你英文(宝贝我爱你英文单词)

宝贝我爱你英文(宝贝我爱你英文单词)

“宝贝我爱你英文单词”这一主题主要涉及的是关于中文“宝贝”和“我爱你”的英文翻译。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主题的内容,并尝试通过模拟一些场景化解决问题思维来进一步阐述。一、内容解释1. 宝贝(Baby):在中文里,“宝贝”通常用来称呼心爱的人或心

2025年4月30日 06:01

趣事,趣事分享

趣事,趣事分享

趣事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当我们漫步在人生的长河中,那些闪烁着光辉的瞬间往往因为它们的微小而不易被察觉。而这些细微而有趣的故事,却像是珍珠一般串联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称之为“趣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小确幸,体验那

2025年4月30日 01:21

十里洋场(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

十里洋场(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

“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相关问题解答大家好,最近关于“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作为网站编辑,我将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短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一、短语解释“十里洋场烟花地”这个短语,通常用来形

2025年4月28日 23:00

科组词:科组词2个字

科组词:科组词2个字

科组词两字之探在汉语的浩瀚词汇中,两字组合的词语以其简洁明快、意蕴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科组词”作为特定类别的词汇,更是具有独特的意义和用法。本文将围绕“科组词”展开讨论,从其定义、分类、应用及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一、科组词

2025年4月28日 16:40

eddie:eddie redmayne

eddie:eddie redmayne

好的,我将以网站编辑的口吻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关于“Eddie Redmayne”的相关问题。一、Eddie Redmayne 简介Eddie Redmayne,全名埃迪·雷德梅恩,是一位来自英国的知名演员。他因在多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而广受

2025年4月27日 18:00

唉组词4声,唉组词4声二年级语文下册

唉组词4声,唉组词4声二年级语文下册

尊敬的网友们,你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关注。针对最近很多网友关于“唉组词4声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提问,我将会以网站编辑的身份,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一、什么是“唉”的4声?在汉语中,“唉”是一个常用的叹词,其发音有多

2025年4月27日 10:00

子的组词——子的组词有哪些词

子的组词——子的组词有哪些词

子的组词及其应用在汉语中,“子”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多义的汉字,其组词丰富多样,涵盖了众多领域。本文将详细探讨“子”的常见组词,并尝试通过一些例子来解释其应用和含义。一、子的基本含义与常见组词“子”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既可表示子女、儿女

2025年4月25日 21:20

就地正法,就地正法的意思

就地正法,就地正法的意思

就地正法的意思及其在文学中的应用文章简介:本文将详细阐述“就地正法”的含义,探讨其在法律、军事以及文学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特别是从名著中寻找相关例子,来进一步解释这一概念,并力求使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一、就地正法的概念“就地正

2025年4月25日 16:41

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诗意与解读编辑您好,针对众多网友关于“二十四桥明月夜”这一经典诗句的询问,我以网站编辑的身份,为您详细解读一下这句诗的内涵与背景。“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这句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远的意

2025年4月25日 15:40

玄孙女:玄孙女是什么关系?

玄孙女:玄孙女是什么关系?

“玄孙女”这一称谓在中国传统的家族关系中,指的是一个人的曾孙的女儿。在描述这种关系时,我们可以从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和代际关系两个方面来理解。一、关系解释1. 血缘关系:玄孙女与自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连接。她是你的曾孙辈的子女,通过这种血缘联

2025年4月24日 19:50

微博加v是什么意思 VS 微博加v的条件

微博加v是什么意思 VS 微博加v的条件

微博加V的条件详解文章简介:本文将详细阐述微博加V的条件,包括个人认证、机构认证以及企业认证的各项要求,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满足这些条件,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微博加V的流程和标准。一、个人认证条件微博个人认证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025年4月24日 08:01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的意思?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的意思?

“昨夜雨疏风骤”是一句古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其中“雨疏风骤”四个字,形象地描绘了昨夜的风雨交加的情况。一、内容解析“昨夜”:指的是过去的一个晚上。“雨”:指的是降雨,这里用来形容昨

2025年4月24日 05:00

乔迁吉日:乔迁吉日祝福语

乔迁吉日:乔迁吉日祝福语

温馨迎新居,乔迁吉日同欢喜在这个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时刻,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乔迁之喜。新家,新气象,新生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作为网站编辑,我深知乔迁之喜的重要性,也明白这一刻对于每一位即将入住新居的业主来说,都是一

2025年4月23日 15:40

老鸨 VS 老鸨图片

老鸨 VS 老鸨图片

关于“老鸨图片”的科普解释亲爱的网友们,你们好!最近,关于“老鸨图片”的问题似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老鸨图片”是什么以及与它相关的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老鸨”这个词的来源和含义。在古代,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年4月23日 15:32

虹组词,虹组词有哪些

虹组词,虹组词有哪些

探索多彩的词汇世界:虹组词大揭秘在语言的浩瀚海洋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那些与“虹”字紧密相连的组词。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在各种场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那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多彩的

2025年4月23日 13:31

固始汗(固始汗和拉藏汗)

固始汗(固始汗和拉藏汗)

固始汗与拉藏汗:历史长河中的两位传奇人物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固始汗和拉藏汗这两位人物的名字,如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不仅各自在所属的时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篇章。

2025年4月23日 13:00

近期文章

三秋树:三秋树屋官网
2025-05-02 05:31:52
三秋树:三秋树二月花
2025-05-02 05:31:41
三秋树——三秋树是何意
2025-05-02 05:31:21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