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藜

鲁藜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0日 21:31 浏览量:19

  • 中文名:鲁藜
  •     名:许图地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99年
  • 职    业:
  • 出生地:福建同安
  • 表作品:诗集《醒来的时候》、《时间》、《》、《天青集》等。

简介


鲁藜(lí),原名许图地。诗人。福建同安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6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建国后,历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天津分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时间的歌》《天青集》《山》《鲁藜诗选》。

详细资料


鲁藜人物简介

鲁藜(1914-1999),男,原籍同安县内厝乡许厝村。童年时随父母侨居越南,1932年回国,在厦发表**作《母亲》,1934年到上海参与左翼文学活动,1936年入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发表震撼诗坛的《延安组诗》,被誉为“传遍世界的福音”。他的名作《泥土》影响过几代人,**烈士***和公仆楷模孔繁森都将它奉为座右铭。

鲁藜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建国前出版《醒来的时候》、《星星的歌》《锻炼》《鹅毛集》等诗集,解放初出版诗集《***颂》《红旗手》《英雄的母亲》等。1955年因受“胡风集团”事件株连蒙冤入狱26年。1994年10月,天津市为诗人80寿辰举行祝寿会,称他是“我国当代卓有成效的著名作家”(林默涵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经漫长岁月冶炼,你属于纯金”(艾青语)

鲁藜人物生平

福建同安人。原名图地,笔名还有许流浪、许徒弟,鲁家等。生平多忧患,自称“忧患的宠儿”。

鲁藜3岁随家侨居越南,少年时期做过小工、小贩、流浪者。1932年春回国考入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发表**作《母亲》于《厦门日报》副刊。这以后接触***地下组织。1933年5月因纪念“五卅”被捕。1934年春到上海。1937年到安徽从事教育工作。

1938年7月到延安进入**军政大学,同年秋创作组诗《延河散歌》用散文化的笔调表达对**的向往和对献身者的赞颂,清新而且有哲理意味。这些诗1939年在重庆的《七月》上发表后引起反响。1942年参加整风后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北方大学中文系工作。

1949年随军到天津,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主编《文艺学习》月刊。1955年后因胡风问题一直蒙冤,**停笔,参加农业劳动。1979年冤案平反,重返文坛。曾在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担任领导工作,为《诗刊》编委。

鲁藜的关于平凡与伟大的名言: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鲁藜文学特点

鲁藜最擅长写作长短诗(包括叙事诗)、哲理诗,永远秉持着一颗不停燃烧的心灵。虽然个性温和如水,内心却炽热似火。纵观其诗歌,格调清新明丽,兼有浸润着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交融的诗情韵味,自成一家。因之,不但得到朱自清闻一多、胡风、艾青等名家的称赞,文学史家王瑶的推崇,在社会各界读者中也得到了普遍的欢迎,这才是最难得的创作回应,很值得当今诗人共同研读之。

鲁藜作品影响

鲁藜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建国前出版《醒来的时候》《星的歌》《锻炼》等诗集,解放初出版诗集《***颂》《红旗手》《英雄的母亲》等。1955年因受“胡风集团”事件株连蒙冤入狱26年。1994年10月,天津市为诗人80寿辰举行祝寿会,称他是“我国当代卓有成效的著名作家”(林默涵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经漫长岁月冶炼,你属于纯金”(艾青语)

鲁藜艺术成就

在中国现代诗坛上,鲁藜的成功应是一个殊例。他出身于贫苦华工家庭,自幼失学,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仅初中程度),主要凭借刻苦自学成材和艺术天分的赐予。那种坎坷不平的命运,热爱祖国与人民的高尚情操,赋予他灵性。他仅在故乡厦门从事地下工作时发表了一篇小散文习作,从未做过当诗人的美梦,而成名的契机还是在抵达延安之后。这位爱国归侨青年,在这里寻到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大众化诗路。1939年冬发表组诗《延河散歌》,采用新的思想与表现手法,立即震惊了全国。接着主动请缨奔赴华北**根据地,由于主体意识与新生活的巧妙遇合,使之成为解放区的著名诗人和“七月派”的代表人之一。如果不是后来受到那场**风暴的冲击,可以预见鲁藜将在诗艺术上获取更加辉煌的成就。

鲁藜相关事件

胡风集团事件1955年发生所谓“胡风***集团”案件,与胡风有过往来的人受到株连,鲁藜没有幸免。人民日报1955年5月13日公布了所谓《关于胡风***集团的一些材料》。1955年5月18日,经******会批准将胡风逮捕,屠梅志(胡风夫人)也同时被捕。**天津市委在5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第一批信件当天布置逮捕阿垅、卢甸,他们早有思想准备,事先将与胡风来往信件全部销毁。鲁藜和胡风只是作者与编者关系,也有信件往来,他未烧毁而把20多封信整理好,准备上交。天津文联秘书长张学新和天津市**人员到鲁藜家去,并未逮捕,请他搬进天津文联机关住,进行检查,鲁藜主动把胡风信件交给组织。人民日报5月24日发表第二批材料,**人员才把鲁藜从文联机关带走,定为“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在**机关关了一年,没有审查出和胡风问题有什么关系,也无其他**历史问题,被释放了。天津市委要他写一篇检讨文章发表,就可以不****。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铁骨铮铮,宁愿暂时不恢复党籍,也不向错案低头,更不落井下石,拒绝撰写检讨文章。于是分配他到南郊区任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后又调到天津拖拉机厂和农场劳动。“**”十年,他在劫难逃。粉碎***“***”之后,直到1979年才恢复工作。

1980年9月,**中央作出审查结论,所谓“胡风***集团”案件是一件错案,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将有错误言论、宗派活动的一些同志定为***分子、***集团,决定凡是定为“胡风***分子的”一律改正,恢复名誉。

根据**中央决定,1981年**天津市委对鲁藜一案做出“三恢复”(党籍、工龄、工资)决定,彻底平反。

鲁藜人物评价

鲁藜的诗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富有象征主义的歌咏,充满浪漫主义的情调,具有哲理的内含;某些短诗有时超越他所写的某些较长诗篇直抒胸怀的成就,含有丰富的内在的感情,蕴含深刻的哲理,感人至深,受到读者的欣赏和热爱。

鲁藜一生就是一首悲壮的诗,在他痛苦的深渊里“浮出彩霞的光彩”。

鲁藜代表作品

泥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鲁藜出版图书

  • 鲁藜诗选

    作者名称鲁藜

    作品时间2001年5月1日

  • 天青集

    作者名称鲁藜

zhua曲子白渡白颗

上一篇:匡国泰
下一篇:仲殊
近期文章

灰锰氧:灰锰氧正确洗用
2025-05-02 01:31:04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